一段拍摄于山西繁峙汽车站的短视频,记录下了一名售票员在工位上刷手机的画面。就是这个看似普通的瞬间,却在网络上掀起了不小的争论。
“现在我们觉得这个事处罚轻,研究决定加重处罚。”山西繁峙汽车站负责人王先生的这番表态,非但没有平息争议。
近日,一则关于山西繁峙汽车站售票员上班期间刷短视频的消息在网络上迅速传播。
事件发生后,车站负责人王先生迅速回应公众关切。他解释称,10月8日正值返程高峰,繁峙前往太原方向的车票已全部售罄,售票员当时确实“无事可做”,才刷起了手机。
尽管情况特殊,车站仍在当日对这名售票员进行了批评教育并调离原岗位的处理。
然而,事情并未就此结束。
随着事件在网络上持续发酵,车站方面随后表示,“现在我们觉得这个事处罚轻,研究决定加重处罚”。
在传统管理观念中,上班刷手机等同于“摸鱼”,是缺乏职业精神的表现,必须严惩不贷。
然而,这种“严刑峻法”式的管理方式,在现代职场环境中正日益显现出其局限性。
就在繁峙汽车站因处罚员工引发争议的同时,河南名企胖东来却因其创新的管理模式频频登上热搜。
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在近期的一场直播中宣布,公司将把“不准对下属发火”写入制度,罚款金额按层级梯度递增。
“我对哪个下属发脾气,我就得掏10万块钱给他。”于东来这样阐述他的管理理念,“即便是最基层的班长,如果他大声呵斥哪个一线员工,就给哪个员工拿4000块钱。”
这套被媒体称为“温柔革命”的管理模式,其核心在于用真金白银给职场情绪标价,用反向激励将权力监督转化为员工福利。
前者着眼于惩罚,后者聚焦于关爱;前者强调服从,后者重视尊重。
在繁峙汽车站,我们看到的是“加重处罚”的思维定式。而在胖东来,我们看到的则是“用爱心管理员工”的全新探索。
这种对比引发了许多人的思考:为何我们不能在员工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给予他们些许的人性化空间?
有网友评论道:“只要不耽误工作,偶尔玩一下手机,完全没有任何的问题。”
在网络空间中,关于这一事件的讨论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
许多网友认为,在车票已售罄的情况下,售票员刷手机并无大碍,“矫枉过正了哇,适当处罚就行了,没必要砸人饭碗”。
不少人指出,与其纠结于员工是否刷手机,不如反思如何优化工作安排,让员工在空闲时间有更合适的事情可做。
传统的“管人”思维逐渐让位于“育人”思维。管理者不再单纯地盯着员工的一举一动,而是关注员工的成长与发展。
胖东来的“禁火令”正是这种思维的体现,通过对管理者的约束,来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相比之下,繁峙汽车站的做法则显得有些落后于时代。
当事售票员已完成售票任务,却因短暂的休息行为而受到严厉处罚,这种缺乏弹性的管理方式值得商榷。
管理的本质不是惩罚,而是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只有当员工感受到被尊重、被关爱时,他们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在胖东来,一位收银员可以坐在凳子上工作,可以在空闲时看看手机,因为这被视为正常的人性需求,而非懈怠或渎职。
管理的本质是以人为本,是激发善意与潜能,而非简单的惩罚与控制。
当员工时刻担心因小细节被处罚,其首要任务就不再是创新和主动作为,而是“不出错”。
这种思维下的管理,培养出的只能是唯唯诺诺、没有灵魂的“工具人”。
信任,才是最低成本的管理。
建立一套复杂的监控系统来确保员工不“摸鱼”,需要巨大的管理成本。
而如果给予员工基本的信任和自主权,反而能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和创造力。
配资知识网站.上海配资知识网.股票场内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